幼兒園文化是幼兒園發展的強勁驅動力,是幼兒精神場域的生命之魂。為貫徹落實《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和《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等文件精神,幫助幼兒園有序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園所文化活動,促進幼兒園高質量發展,3月22日上午,以“幼兒園園所文化建設”為主題的內蒙古自治區培訓會通過線上平臺火熱舉行。
本次培訓會由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學會、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學會學前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億童教育裝備研究院作為支持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學會會長倪培霖、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學會學前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李龍、東北師范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張向葵、湖北省人民政府督學李情豪、億童教育裝備研究院副院長靳金翠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本次盛會,來自內蒙古自治區各教育局領導、教研員和一線園長老師近3000余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園所文化之源。
∆億童教育裝備研究院副院長靳金翠
活動伊始,倪培霖會長代表主辦方率先致辭。她強調,國家近期頒發的相關政策為我們今后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如何更好地推進全體幼兒園的文化建設工作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隨后,李龍副會長宣布了學前教育專業委員會接下來即將開展的三項工作,希望通過本次培訓會,可以將優秀專家的理念、經驗和做法共享給更多幼兒園,一起尋求答案。
∆ 倪會長發表致辭
培訓會上,專家們分享了哪些寶貴的工作經驗和教育見解呢?下面就奉上小編整理好的第一手資料,一起來聆聽學習吧!
01:文化之根打得越深,得到的果實就越大、越豐碩
張向葵
東北師范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
在以《高質量背景下的幼兒園文化建設》為主題的分享中,張向葵教授圍繞“為什么幼兒園高質量發展要從文化建設開始”“園長在文化中發揮什么作用”“如何進行幼兒園文化建設”等核心問題,結合自身園所文化的積淀過程,闡述了她對文化建設的獨到見解。
張教授首先指出,新時代是十九大以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時代要求我們各行各業都要做到高質量發展。社會對高質量幼兒園的要求就是:培養有責任感、懂合作、會創新的人才。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就需要園長們把文化建設作為幼兒園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而文化建設的第一要義是價值觀念。
隨后,她結合中國傳統的黃土地文化、月亮民族文化、關系文化,談到在這個從思維方式到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變化的新時代,我們的幼兒園教育只有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沃土,才能建設出獨具特色的以生命奠基為內核的幼兒園文化。也只有以傳統文化為依托,以先進的心理學、教育學理論為指導,我們的幼兒教育才能根深葉茂、蓬勃發展。
最后,張教授結合自己曾任園長時構建的“向日葵”文化,以及幫助全國各地多所幼兒園凝練園所文化的案例,引經據典,把幼兒園文化建設的內涵和外延進行深度分析與解讀,為催生內蒙古多地幼兒園優秀園所文化的創生、提煉、演繹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02:文化可以將幼兒園散落的亮色,變成光芒四射的太陽
李情豪
湖北省人民政府督學
幼兒園文化是幼兒園之魂,它代表了幼兒園的精神內涵,體現了幼兒園的辦學理念。李情豪督學以幼兒園文化建設為主題,深入分析了幼兒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并對如何建設幼兒園文化做出了明確指導。幼兒園文化建設需要結合幼兒園的品牌功能、課程功能、育人功能、傳承功能、凝聚功能展開,結合當地實際,育人的同時做好中華文化的傳承。
李督學強調,幼兒園在構建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追求“四品”,一是追求品位,呈現園所的專業內涵;二是提升品質,將課程、游戲等植根于文化的土壤中;三是打造品牌,做好園所文化的頂層設計;四是突顯品格,在文化的建構中體現園所的素養和追求,只有把握好“四品”,才能真正把握幼兒園文化建設的內核。
幼兒園文化的設計需要遵循靈魂的統領性、理念的先進性原則,以童為本,蘊夢于樂。最后,李督學還引用了大量實際案例,一層一層深入講述幼兒園文化建設的要領,“雞蛋花文化”“古港文化”“花花草草文化”“甲骨文文化”等鮮明的案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讓人眼前一亮、茅塞頓開。
培訓會的時間雖短,但每一位參會的園長、老師都收獲滿滿。聆聽了不同園所的文化構建之道以及兩位專家在園所文化建設上的真知灼見,讓大家更加明白幼兒園文化場域建構的核心是兒童,建構一種關照兒童生命、順應兒童發展的文化,是一所優秀的幼兒園應該有的一種精神哲學。
至此,內蒙古自治區培訓會圓滿落幕。專家們對幼兒園園所文化建設的深度剖析、案例分享和高效指導,使得本次培訓會既有理論層面的高屋建瓴,又有實踐層面的腳踏實地。
未來,億童教育裝備研究院將繼續努力,為全國各省、地市各級教育家型名師名園長搭建交流對話平臺,不斷推進幼兒園文化建設走向深入,讓幼兒園在文化的引領下實現可持續發展。
注:本文為企業發布的推廣文案,不代表本站觀點。